【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提出,要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斷提高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黨要領導人民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為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做出貢獻,必須正確應對國際局勢,妥善處理國際事務和國際關系,爭取良好的國際環境和周邊環境。
一是堅持用寬廣的眼界觀察世界,提高科學判斷國際形勢和進行戰略思維的水平。科學判斷國際形勢,深刻把握國際形勢的基調和大的趨勢,始終注意從戰略高度準確把握國際形勢,才能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確定行之有效的對外方針。這就需要用寬廣的眼界觀察世界,科學把握世界的深刻變化及其特點,做到審時度勢、因勢利導、內外兼顧、趨利避害,從而在國際形勢的復雜變化中正確把握發展方向,用好發展機遇,創造發展條件,掌握發展全局。
二是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對外方針政策,掌握處理國際事務的主動權。在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的過程中,要善于在千頭萬緒中抓住主要矛盾,在處理突發事件和重大熱點問題上搶占先機,努力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實踐中,要堅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從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出發,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確定我們的立場和政策;正確處理大國外交、周邊外交、發展中國家外交的關系,主動參與多邊外交,積極在聯合國等重要國際組織中發揮作用,按照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其他公認的國際關系準則同世界各國發展友好互利合作。
三是全面認識和把握國際因素對我國的影響,不斷提高同國際社會交往的本領。全面分析和妥善應對來自外部環境的機遇和挑戰,善于揚長避短,堅持平等互利、共贏共存,充分利用有利因素,積極化解不利因素,努力變挑戰為機遇。
四是始終把國家主權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國家主權和安全是國家的根本利益所在,是涉外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須始終把維護主權和安全放在第一位,針對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的因素相互交織的新情況,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完善國家安全戰略,抓緊構建維護國家安全的科學、協調、高效的工作機制。堅決防范和打擊各種敵對勢力的滲透、顛覆和分裂活動,有效防范和應對來自國外的各種風險,確保國家的政治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和信息安全。